Processing math: 100%
Skip to content

樹 DP

在樹上 DP,通常會使用 DFS(遞迴),從父節點遞迴到子節點,再合併子節點的答案。

最小點覆蓋

給定一棵樹 T ,樹上所有點一開始為白色,要求將一些點塗成黑色,使得所有的邊至少與一個黑色點相連,求最少要塗幾個點?

  • 狀態: dp[u][c] 代表以 u 為根的子樹,在點 u 為 (0: 白色;1: 黑色),最小需要幾個點為黑色。

  • 初始狀態:如果 u 是葉節點, dp[u][0]=0,dp[u][1]=1

  • 轉移

    • u 為白色, u 的子節點應為黑色
    • u 為黑色, u 的子節點可為白色或黑色
    • dp[u][0]=Σ(u,v)Edp[v][1]
    • dp[u][1]=Σ(u,v)Emin(dp[v][0],dp[v][1])
最大獨立集 / AtCoder Educational DP Contest P

給定一棵樹 T ,樹上所有點一開始為白色,要求將一些點塗成黑色,任兩個相鄰點不能皆為黑色,問有幾種塗法。

  • 狀態:f(u,c) 代表以 u 為根的子樹,在點 u 為 (c= 0: 白色;1: 黑色),合法的塗法數。
  • 初始狀態:如果 u 是葉節點, f(u,0)=f(u,1)=1
  • 轉移
    • u 為白色, u 的子節點應為白色或黑色:f(u,0)=Π(u,v)E(f(v,0)+f(v,1))
    • u 為黑色, u 的子節點可為白色:f(u,1)=Π(u,v)Ef(v,0)

換根 DP(全方位樹 DP)

進行兩次 DFS,第一次求子節點對當前節點的貢獻(樹 DP),第二次:根據求父節點點對當前節點的貢獻。

樹直徑

樹直徑

一棵樹中,最長的路徑稱為樹直徑。給定一顆樹,求直徑長度。

第一種做法是枚舉所有的點為根,求出兩顆深度最深的子樹 h1,h2 ,找出最大的 h1+h2+1 ,一次 DFS 的時間複雜度為 O(V+E) ,整體時間複雜度 O(V(V+E))

第二種做法是用換根 DP。第一次 DFS 固定一點為根,求出每個點最深的兩顆子樹高度 ( h1,h2 )。第二次 DFS 對於每個點 u ,求出經過父節點最長的路徑 ( h3 )。取 h1,h2,h3 前兩大數值和再加 1 即為答案。這種作法使用了兩次 DFS,時間複雜度 O(V+E)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#include <bits/stdc++.h>
using namespace std;
const int MXV = 15;
vector<int> G[MXV];
int high[MXV][2];
int ans[MXV], height[MXV];

void dfs(int u)
{
    height[u] = 1;
    for (int v : G[u])
    {
        dfs(v);
        height[u] = max(height[u], height[v] + 1);
        if (high[u][0] == 0 || height[high[u][0]] < height[v])
        {
            high[u][1] = high[u][0];
            high[u][0] = v;
        }
        else if (high[u][1] == 0 || height[high[u][1]] < height[v])
        {
            high[u][1] = v;
        }
    }
}

void dfs2(int u, int legnth)
{
    ans[u] = height[high[u][0]] + max(height[high[u][1]], legnth) + 1;
    for (int v : G[u])
    {
        if (v == high[u][0])
        {
            dfs2(v, max(height[high[u][1]], legnth) + 1);
        }
        else
        {
            dfs2(v, max(height[high[u][0]], legnth) + 1);
        }
    }
}

int main()
{
    int n;
    cin >> n;
    for (int i = 1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int x, y;
        cin >> x >> y;
        G[x].emplace_back(y);
    }
    dfs(1);
    dfs2(1, 0);
  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++i)
    {
        cout << ans[i] << '\n';
    }
}
AtCoder Educational DP Contest V - Subtree

給定一棵樹 T ,樹上所有點一開始為白色,要求將一些點塗成黑色,滿足任兩個黑點之間沒有白點。對於任意點 v,輸出點 v 塗黑點的方法數。

第一次 DFS 做樹 DP。

  • 狀態:f(u)=u 為黑色,所有子樹的塗法數。
  • 轉移:f(u)=Π(u,v)E(f(v)+1)

第二次 DFS 計算父親 f 對點 u 貢獻,將所有 f 的不所有子樹但包含點 u 的答案相乘 (f(i)/f(u)),用迴圈掃描所有子樹一次需要 O(V)V 個子樹需要 O(V2),會超過時間限制;取模數不一定是質數,不能用模逆元;利用前綴積和後綴積,分別代表為 fi 顆子樹答案乘積以及 fj 顆子樹答案乘積,求出前綴積和後綴積的時間複雜度是 O(V),計算 f(i)/f(u) 的時間複雜度為 O(1)

DAG DP

將點當成狀態,邊當成轉移方向,實作從拓譜排序延伸,時間複雜度為 O(V+E)

DAG 上最長路徑 / AtCoder Educational DP Contest G

給定一顆有向無環圖,求出圖上最長的路徑。

狀態轉移式如下:

  • 狀態: f(i) : 終點為 i 的情況下,路徑長度最長為何?
  • 初始狀態: f(i)=0,i s.t.in[i]=0
  • 轉移: dp[j]=max{dp[i]|(i,j)E}+1

答案為 max{dp[i]|iV}

例題練習